龙源电力(外网)

可持续发展

应对气候变化 龙源电力(外网)>可持续发展>环境保护>应对气候变化

龙源电力严格遵循港交所和深交所关于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的要求,逐步完善气候变化治理架构,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与机遇识别、评估与应对工作,多措并举提升气候变化相关议题的绩效表现。

治理

2024年,公司成立气候变化工作组,在公司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,聚焦“双碳”目标设定、减碳路径规划、气候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制定等落实相关工作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,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。

公司持续完善气候变化相关的规章制度,提升内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规范性与协同性。2024年,制定《极端天气应对管理实施细则》以及《应急值守管理实施办法》,确保极端事件发生时有明确的行动指南;制定《碳排放及碳交易管理办法》,为科学碳资产管理、控制履约成本,防范风险提供了制度遵循;修订《绿色电力证书开发与销售管理办法》,优化绿证销售管理流程和销售方式;制定《节能减排管理办法》,将节能减排工作融入基础管理、工程建设、生产运行、技改工作等全流程。

战略

龙源电力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和机遇,提前谋划,科学应对极端天气,增强适应力,提高公司韧性;通过加大新能源投资,精进碳资产项目开发与管理,实施节能减排等举措,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为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。

应对极端天气

公司强化极端天气防控,日常推行“季度全排查+汛期月排查+预警后专项排查”机制,规范编制应急预案,开展培训和演练提升应急保障能力。依托气象数据融合与智能监测,实现72小时分级预警及动态风险评估,制定差异化防护策略。

公司深度钻研极端天气对新能源企业生产运营的潜在影响,以江西龙源公司为研究对象,科学统计、系统分析了低温、极端降水及雷击事件等实体风险造成的影响,创新性提出了系列针对性强、操作性高的应对策略,旨在精准防范和化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,提高公司适应力,为新能源行业构建气候变化韧性发展模式提供可复制经验。

供应绿色能源

龙源电力积极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大力发展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,持续增加新能源发电量。2024年,成功发行1期绿色中期票据25亿元,为新能源项目开发提供有力资金支持。公司新能源发电量68,383.22吉瓦时,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,759.44万吨,为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建立绿证统一管理模式,编制建档立卡资料清单,确保绿证“应领尽领”;充分发挥新能源规模优势,强化绿证高效运作,拓宽销售渠道,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、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绿证认购平台均实现交易,最大化兑现绿色环境价值。报告期内公司绿电和绿证交易量同比增长达288.84%、140.83%。

本年度公司通过出售江阴苏龙火电厂股权,解除《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股东投票权行使协议》,仅有的两家火电厂不再纳入龙源电力合并报表范围的方式,实现碳减排276.7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。

深耕碳资产管理

公司积极开发和参与各类碳项目,活跃于VCS和CCER交易市场,通过合理的碳交易策略助力减排目标实现。多个海上风电和林业碳汇CCER项目完成审定和公示流程,申报上海分布式光伏碳普惠项目。所属的碳资产公司共完成VCS交易48,465吨减排量。所属的天生港火电厂使用5万吨CCER与329.96万吨碳配额完成2023年度清缴履约。

公司深入开展碳足迹、碳交易前沿研究,参编我国产品碳足迹领域通则国标《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》(GB/T24067-2024),发布国内首个全市场碳价格指数——“龙源碳配额综合价格指数”,自研的“碳足迹多维量化智算平台”和“碳盘查数字化管控系统”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。

风险和机遇管理

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流程,持续优化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,强化气候风险管控。识别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理风险、转型风险和潜在机遇,评估短期和长期风险机遇对公司主营业务及财务状况的影响,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举措。

指标与目标

我们持续跟踪监控排放情况,统计并披露相关指标,为2025年设置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奠定基础;运用国际前沿的气候模型,开展气候变化情景分析,评估其对公司发展的潜在影响;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,深入推进CCER和VCS项目开发;探索构建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,加强碳足迹管理。

龙源电力(外网)

龙源® 是我们的注册商标,同时也是商号的核心部分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  

版权所有: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2021015688号-1  京公网安备  110401400123  号

建议使用Firefox、Chrome、IE(IE8以上版本)浏览器,1280*768分辨率

联系邮箱:p0004943@chnenergy.com.cn